西南石油大学bbs论坛

查看: 156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物 | 我与母校(上)

[复制链接]

121

主题

151

帖子

6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5 11:0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档案馆于2016年11月启动了 “石大记忆”工程项目,邀请老专家、老领导、老同志从不同视域、不同角度对“亲历、亲见、亲闻” 的史实进行回顾与讲述,再现学校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张明洪教授的访谈录分上下两篇,今天我们推出上篇。
时 间:2017年6月27日下午
地 点:校史馆采访室
人 物:张明洪
访谈人:陈 建
摄 像:曹 刚 张魁武
文字整理:刘政发(学工助理)
文稿撰写:陈建
文稿审核:姚明淑

----------
张明洪教授

01
我是母校培养的第一批教师

陈:1958年,您17岁就参加了高考,是我校招收的首届学生。进校两年后,您又到西安交通大学数理力学系学习了5年,您一共读了七年大学,请给我们分享一下其间的故事。


张:我们学校原定61年建校,58年在南充发现油田后中央决定提前招生,就把马载派来当院长兼书记进行紧急招生。当时,高校阅卷工作都已经开始了,很多卷子都已经拆封了,马院长带人赶到成都,提走了剩下还未开封的试卷。当时高考分三类:理工、医农、史地,三类考的课程和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我校是一类,结果把一些医农和史地的学生也招来了,报考二三类的同学对学习数理化的积极性本就不高,有一批同学就适应不了。本来录取通知书应该七月份发,但是我们八月底才收到第一次通知。当时四中的一个同班同学还对我说:“张明洪,你看人家师专两年制学校的通知都已经发完了,你们学校可能只读一年哦。”

九月份发第二次通知才知道学校在南充。我们是十月份进校的,说是进校了,但什么都没有,不要说教学楼、学生宿舍,连学校在什么地方都还没定,学生老师都住野战部队的简易营房。虽然当时北京石油学院等兄弟院校和企事业单位都大力支持,在师资、图书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多帮助,但是离办一所大学还是差得很远,特别是缺师资;如果没有老师,只有学生,学校怎么办?

为了解决极度缺乏师资这个燃眉之急,学校决定除了靠组织分配,还必须自己培养,就开始陆续抽调在校学生分别送往其他院校进行培养。我就是那个时候被抽调派往西安交通大学去的,作为后备师资培养。走的时候是二年级,在那边数理系先插班学习,随后参与教学进修培养,在西交大呆了五年才回来。


02
组织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兴趣

陈:您长期从事石油矿场机械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泥浆振动筛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有深入研究,所研制的新型振动筛填补了国内细目筛的空白,对石油工业科技进步作出了显著贡献,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您1983年发表在《实验钻采机械》(现名《石油机械》)的论文“泥浆振动筛测试”获得该杂志“佳作奖”。请给我们谈谈您是如何对振动筛感兴趣的?


张:这是服从分配的结果。本来我自己当时是打算研究石油井架课题的,井架方面的国内外资料文献都已经收集了不少,因为服从组织需要,就搞应用力学振动了。77年高校恢复招生,78年我校是第一批开始招收研究生的院校。当时各系都有若干个研究生指导小组,我是赵国珍老师研究生指导小组的成员。79年石油部给我们学校下达的科技攻关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开发我们国家自己的钻井振动筛,并由赵国珍老师领衔成立了课题组。组织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兴趣,没什么其他想法。

课题组成立后就一干就是几十年,一干就深入进去了,深入进去后就脱不开了,有感情了;就像是先结婚后恋爱一样,感情越来越深。到现在,这里头没完没了地还在发现新的问题,我是完全沉迷在其中了。

03
沉迷于振动筛

陈:您认为振动筛研究能够坚持几十年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这主要是因为石油工业需要这个东西。具体地讲,钻井中会产生岩屑,就需要用泥浆,要用钻井泵把泥浆从井口打下去,然后把井下的岩屑带出来;当然泥浆还有很多作用,防止井喷、保护井壁等等,但是最主要作用的就是把岩屑带出来。而泥浆很贵,比如水基泥浆,现在普通的水基泥浆是3000-5000元/方,油基泥浆贵的要一万多一方。打一口井需要很多泥浆,所以就需要回收泥浆。我们这个振动筛属于泥浆固控系统的第一级关键设备,把有害岩屑筛除掉,使泥浆能够循环使用。用一个比喻:泥浆是钻井的血液,钻井泵是心脏,而泥浆固控系统就相当于钻井的透析机。

以前,我们这个钻井筛只有钻井工程能用,其他的不能用。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研究的深入,路子越走越宽,产品市场就不再单一了。比如,现在盾构机也可以用了,因为盾构机在钻隧道时也需要泥浆,把我们的泥浆控制技术运用过去,就可以解决泥浆循环利用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转化工作,在矿业上、环境保护上振动筛也大有用武之地。

陈:从振动筛研究来看,如果脱离了石油工业的重大需求,纯粹做理论研究,可能就无法取得很好的成绩了。


张:对,对,对。我们学校是应用性的工科院校,我认为要是没有石油特色,不管你什么专业,都很难和其他高校一争高下,我到现在都还是这个观点。

就以我做的这个振动筛为例。振动筛这个百花园太大了,在这个百花园里面,我们搞的这个振动筛只是很小的一个点,像一颗小草,但是因为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围绕这个点研究,才能够不断深入。现在很多问题,不仅国内,国外都没解决的新问题都在我们的实验里不断地被发现、又不断地被解决。我们这个钻井筛从第一代到第三代,都是跟在美国人后面搞的;到了第四代,终于实现了超越,“非等直径积平动椭圆振动筛”是我们的首创,属于第四代产品,我们比美国早十六年搞出来。现在美国三个最好的公司,他们的第四代产品也是按照我们的理论做的。今年我们新推出的45吨强激振力的钻井筛,从激振器到筛箱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这也是一个突破。美国现在钻井筛最大的激振力只有12~14吨。所以在钻井筛这个点上,现在“中国月亮比美国月亮圆”,我们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正因为我们结合石油工业生产一线的急迫需求,锲而不舍地坚持了几十年,才有了十年上一个台阶,拿了三次国家级科技奖。这里面既有理论研究分析、有试验研究探索,还有生产一线的反复试验考核、改进,最终才有突破和推广应用。现在我们还在不断拓宽和深入。


04
没有实验就没有突破

陈:在您的研究工作中,机械系和相关领域专家印象很深的是,您总是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通用的仪器、设备和传感器,针对泥浆筛动力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设计出试验装置和测试办法,对复杂的振动系统进行精确的实验分析,有的时候甚至达到了巧妙的程度,令人叫绝。为什么您如此重视实验技术?实验技能在科研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张:因为我大学学了七年,学了两个专业。第一个是石油矿场机械,就在我们学校;第二个是应用力学专业,在西安交通大学数学力学物理系。这两个专业在实验上的要求都很高,理论都必须要有实验和试验进行验证和开拓,必须自己亲自动手,经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走设计、 制造和静动态测试相结合的道路,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否则,只会碰壁而终。

在西安交大学习期间,当时清华大学的杜庆华教授(斯坦福大学博士)在同青年教师开座谈会时谈了两点:在美国时,他们衬衣口袋里经常都装有“应变片”(一个测试元件),随时都准备掏出来贴在结构上进行贴片测试,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凡是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几乎没有不经过实验和试验研究就能拿到奖的。他谈的这两点给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从那时起,无论在西安交大期间,还是回到我们学校,我的研究工作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

做实验确实是要花很多时间的,但是我如果在交大和学校不动手做实验的话,我走不到今天,而且我正式出版的六本专著和十几本教材,基本上都要归功于有这个实验基础。比如钻井振动筛这个项目,都是依托实验基础,先动手做实验,再理论分析,然后产品的参数结构才出得来。我们十年上一个台阶,每上一个台阶,都有新的理论突破,而这些理论突破都必然是在试验中发现的,没有试验就没有突破。我最近一个博士生在实验中又发现了新问题,走访了很多有关专家,都说确实是还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值得以后深入研究。

陈:现在好多人做研究工作都是在计算机上模拟,对此您怎么看?


张:对于这个我不敢苟同。计算机在研究工作中确实非常重要,但它只是一个手段,你如果没有物理实验,全部都在计算机上做数值模拟,很多问题是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的。所以在我们课题里面,这几十年,从来没有把这两者分开。计算机模拟和实际上的物理实验一定要结合起来,缺一不可。如果你只热衷于在计算机上做“实验”,很多问题你是发现不了的,因为边界条件、约束条件、载荷情况等等都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必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05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陈:您能否谈谈科研实验与教学实验的关系?


张: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无论是研究生培养还是本科教学,实验室都是必不可少的。提高本科教学实验,必须要通过科研实验;教学实验必须在科研实验指导下往深度去拓宽。没有科研实验,就在教学实验里面钻来钻去是钻不出来的。反过来,教学实验提高以后,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通过参与教学实验提高了动手能力,掌握了实验技能,到开始做研究课题时,相对就很主动了。所以这两个是相辅相成,良性循环的,如果这两个脱节的话你就很难发展。

另外一方面,作为教师,只有你掌握了实验技能,你理论上的东西才能得到验证、拓宽和加深。教师讲课有“三个基本”,就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这三个基本就对应着三个能力,没有这个技能,学生学的理论就是空的。要给学生传授这三个能力,你自己就要有这三个能力,你自己要练好内功,你自己都不行,那怎么去教学生。

以前学校曾规定年轻教师到实验室待一年,现在好像没有这个规定了。可以说现在有一些实验性很强的课程,老师自己都没搞懂,因为他们很少去实验室。不做实验怎么提高?现在出现这个情况也是因为年轻教师压力很大,没那么多时间到实验室里面。

我们实验室一直有一个观点,我也是这么做的,就是欢迎全校各系、各个科室的老师和学生都来做实验,无论是搞科研的还是搞教学的,只要我们能做到的,有求必应。我们从来不关门,也不收费。另外我们对于仪器设备的观点是:宁可用坏(当然是正常的用坏),也不可放坏。


06
让实验室的固定资产翻番

陈:您79年任力学实验室主任,83年由您负责和主持创建了机械测试实验室,几年后该实验室已具备国内同等教学用实验室的先进水平;而且据说在不到2年时间里,固定资产就翻了两番。您能否透露一下这里面的秘密?


张:学校各个实验室经常都会淘汰一些仪器设备,比如地质系有很多相机,有新的了,旧的就淘汰了;再比如体育方面的秒表,有电子的了,机械的就用不上了,这些都由供应科统一收起来。当时供应科科长姓黄,因为我经常跑供应科就很熟了,他们每次收了一批旧设备,我们就去淘宝,比如说秒表、相机都可以安装到我们的实验室的仪器上去发挥新的功能。后来,黄科长只要有东西收回来了,都会通知我们去看一下,能用的我们就拿走,不能用的就淘汰了。包括有的仪器箱,仪器坏了但是箱子很好,我们也拿来改一改,把自己的仪器装进去。

在直属石油部主管时,其实我们经费也还是比较充足的,虽然条件很好,但我们还是物尽其用,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是我们学校从建校开始就有的传统。毕竟建校时我们什么都没有,这个传统我觉得我们要发扬下去。



未完 下篇待续

人物简介▼▼▼▼▼▼▼▼▼▼▼▼▼▼▼▼▼▼▼▼▼▼▼▼▼▼▼▼▼▼▼▼▼▼▼▼▼▼▼▼▼▼▼▼▼▼▼张明洪,生于1941年,四川成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
长期从事机械工程、振动与动态测试、泥浆固控设备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尤其在泥浆固控装置和动态测试技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长期工作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在承担科研工作的同时,从未脱离过教学。已发表专著《钻井振动筛的工作理论与测试技术》、译著《机械振动学习题集》、教材《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等11本,论文《泥浆振动筛的动态测试》、《平动椭圆振动筛原理》等130多篇,计三百五十多万字。
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专家、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兼西南区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动态测试专委会常务理事兼西南区秘书长等。
▲▲▲▲▲▲▲▲▲▲▲▲▲▲▲▲▲▲▲▲▲▲▲▲▲▲▲▲▲▲▲▲▲▲▲▲▲▲▲▲▲▲▲▲▲▲▲▲▲▲▲▲▲▲▲▲▲▲▲▲▲▲▲
往 期 回 顾  ●人物 | 赤子情怀(上)人物 | 赤子情怀(下)人物 | 一辈子的精力都用在了办专业上
长按关注传播档案文化的育人阵地
利用档案资源的服务平台
西南石大档案
图文:档案馆
排版:杨暾
责编:张宝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131

帖子

650

积分

注册用户

积分
650
沙发
发表于 2021-1-18 03:25:51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别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9

帖子

246

积分

注册用户

积分
246
板凳
发表于 2021-1-26 03:57:1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值得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4

帖子

233

积分

注册用户

积分
233
地板
发表于 2021-2-4 04:15:24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别沉了 关注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131

帖子

650

积分

注册用户

积分
650
5#
发表于 2021-2-25 05:11:0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 帮你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4

帖子

233

积分

注册用户

积分
233
6#
发表于 2021-4-8 10:32:37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关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7

帖子

216

积分

注册用户

积分
216
7#
发表于 2021-5-7 03:22:1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 值得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